首页>>青少年心理
字体 :

为青少年心灵点明灯父母是根本

发布日期:2013/01/06  来源:   点击次数:0

   2005年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,在我国约3.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,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,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、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。其中,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.6%至32%,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16%至25.4%,并且有上升趋势。

    新闻背景

    6月15日今报报道,只因怀疑班主任老师侮辱他,6月13日下午6时许,信阳市罗山县高级中学的一名毕业生简山山手持尖刀,来到班主任家中,将独自一人在家的班主任妻子张某连刺17刀。事发前,在同学的眼里,简山山是一个话不多、不惹事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;在老师眼里,简山山是个优秀学生。

    6月16日今报报道,3年时间,南阳市社旗县一个小乡村发生了27起火灾,而放了27把火的嫌犯竟然是个未满15岁的少年。纵火少年说,第一次纵火是为了报复,那时他才13岁。现在他已经纵火上瘾了,三五天不纵火晚上就睡不着觉,看着全村人救火感到很兴奋,觉得自己像个村长,指挥着全村人。南阳市精神病院一位医生说,纵火犯可能患有纵火癖。纵火癖患者多为男性青少年,尤其是社交技巧差和学习困难的青少年。

    青少年心理障碍不容忽视

    最近一段时间,有关十六七岁的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,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,说他们特殊是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,他们的思想、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、成熟。但是青少年毕竟缺乏社会经验,正处于心理上的“断乳期”,模仿、独断、叛逆心理悄然而生,如果受到不良环境的熏染,加上教育失当,青少年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。

    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?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?如何才能减少或消除此类事件的发生?“从心理学上讲,发生这类事件的原因与本人的性格、心理素质等有不可分割的关系,而青少年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其家庭环境密不可分,究其原因,主要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结果。”博信心理健康咨询公司的杨博咨询师说。

    调整家庭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

   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父母的重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。“关键是父母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。”杨博说。

    现在,一些父母已经尝试和孩子成为朋友,但遗憾的是他们仍然深信自己必须是权威的,而这种观念会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。

    “孩子叛逆的情绪也许暂时被压抑在父母的权威之下,但隐藏在背后的心理问题会逐渐积累,产生心理障碍,有适宜的机会,孩子就会以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,这可以从日益增多的暴力事件上反映出来。”杨博说。

    要想成为有效能的父母,必须在教育孩子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,放下家长的权威,平等地倾听孩子说话,并真诚地与孩子沟通,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。